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国际站登录注册帮助

今冬菜价跳水 “卖难买贵”情形又现

时间:2011/11/30 17:20:41 来源:打印

    今冬初始,又见菜价跳水“卖难买贵”。

 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系统监测,11月28日,大白菜价格下降2.2%。与10月1日相比,11月28日,大白菜价格降幅接近40%。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大白菜价格已低于每斤0.5元。

  在此背景下,以生产大白菜闻名的嘉鱼县潘家湾镇似乎是一个更极端的样本,这里近期出现菜贱滞销——种植户要么忍痛以几分钱一斤贱卖辛劳所得,要么就放任颗颗饱满的大白菜堆在地里。

  仅隔3公里之外的江夏区金口街却是另一番场景。村民们忙乎着地里的包菜、西兰花等蔬菜,这些还有一个多月才成熟的品种,将在春节前后上市,外销渠道早已落实,价格也令人满意。

  虽然嘉鱼现象只是个例,但相距不远的江夏现象,却值得借鉴。

  嘉鱼样本

  每斤四分,农户亏本卖菜

  现在在我们身边,还有多少商品以“分”论价?

  本月25日中午,记者来到嘉鱼潘家湾镇四邑村村头时,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白菜和包菜在初冬的阳光下,显得格外青绿。

  四邑村的刘国华和近20名农户正在帮同村人采收大白菜,透明塑料袋里一次装14颗左右,集中后拖到停在路边的货车上。刘国华自家种了10亩大白菜,虽说正是收获时节,他宁可帮别人采收,也放任自家的菜躺在地头。

  “每斤的收购价才4分钱,相当于白送啊。”刘国华帮人采收的大白菜,是东莞菜贩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包下的,以亩产6000斤计算,平均每斤还不到4分钱。他指着一袋大白菜说,“这一袋子60斤只能卖2元,心痛啊”。

  潘家湾镇羊毛岸村的刘腊梅,自家10余亩大白菜、包菜同样躺在地里,如果再不采收就会烂掉。刘腊梅一脸苦笑:人家开价每斤才三四分钱,每亩的投入都收不回来,不如出来给人当帮工,每天的工钱还有40—50元。

  同样因大白菜卖不出去而靠帮人摘菜、运菜的当地村民有不少。艾春义种了20亩大白菜,还有大部分没有卖出去。不过,他这几天忙着用自家的农用车帮人拖菜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将一车大白菜转运到一辆大型厢式货车上。这辆货车可装30吨大白菜,一共也只花了3000元。

  艾春义给记者算了笔账:种一亩大白菜,总成本包括要2包复合肥400元,两包氮肥80元,农用机整地40元,种子30元,共计550元,还不包括农药、请人工的费用。一个月前大白菜刚采摘时,来自广东、福建等地客商来收购,每亩的开价1200元左右。随后行情一路走低,半个月前降至500元,这几天仅200元。

  当地农户介绍,这里几乎每户的大白菜的种植面积都在10亩以上,截至目前仍躺在地头的大白菜不下七成。

  蔬菜产业是潘家湾镇农业主导产业,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近7万亩,复种面积达20万亩,年产蔬菜45万吨,产值2亿元,占农业总产值的77%。该镇以两瓜—冬瓜、南瓜,两菜—大白菜、包菜闻名全国。

  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蔬菜大镇,近年却屡遭挫折。去年一场韩国泡菜危机,当地一些种植户对韩国市场的期望值过高,可等待观望中气候突变,大量叶菜烂在地里。今年,因全国大白菜种植量加大产量增加,加之气候原因大白菜疯长,行情一路下行。

  能否改种其它品种?农户们都有一致的担忧:当地种植大白菜等大路菜品种已叫响了名头,如改种其它品类,一是担心种植技术过不了关,风险较大,二是担心没有销售渠道。

  江夏样本

  村民不再扎堆跟风种菜选取冷门品种打时间差

  就在嘉鱼菜农抱着4分1斤的大白菜、包菜欲哭无泪时,3公里之外的江夏区金口街,大片墨绿色的包菜地一片平静。

  村会计罗通勤说,村里中晚熟包菜距开卖至少还有一个半月。他的5亩中、晚熟包菜,预计在明年元月和2月上市。包菜主要靠外销,能避开这一波北方蔬菜上市高峰,春节前后上市,就好卖多了。

  金口街南岸一村村支部书记陈军介绍,2—4月是春季蔬菜供应“淡季”,饱受滞销困扰的菜农盯上机会发展中熟和晚熟品种蔬菜,在销售上打时间差。江夏蔬菜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万兴华说:“经历过几次蔬菜滞销,农民已经尝到了扎堆卖菜之痛,自发错开播期,搭配早、中、晚熟品种,通过延长上市期来规避风险。”

  在金口街青菱村,从田埂上一眼望去,程钢全的菜地就与别家不同。6亩毛白菜、7亩西兰花、5亩红菜薹,全是别人不种的品种。一旁,白沙洲的菜贩子们在等着收购。

  程妻朱晓云告诉记者,在全国各地遭遇卖菜难之时,冷门的毛白菜却高价畅销。“这两个月贩子天天上门收,地头价6至8角1斤,一天要卖1000多斤!”再过半个月,她家种的西兰花也上市了,亩产7000斤,批发价1.8元/斤,经批发市场全部进入高端酒店和餐馆。

  江夏区农业局副局长冯国民介绍,近几年,农民逐渐从跟风中清醒,纷纷调整种植结构、优化种植品种。农户们在实践中找到了“时间上补‘淡季’、品种上找冷门、精耕细作出效益”的经验。全区22万亩在园蔬菜中,大路菜种植比例由五年前的5成降低到3成,红菜薹、大蒜、莴苣等特色菜、精细菜面积不断扩大,达15万亩之多。九成蔬菜采取早、中、晚熟搭配种植,销售一直也很畅通。

  原由探究

  四大因素导致今年菜价走低

  26日,记者来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,不少批发行内停放着整车刚到货的大白菜,工人正在分装成50斤一袋的小包装。“每天大概有七八十车大白菜运到市场内,每斤价格在0.15元到0.30元间,大部分都是来自嘉鱼县,一车重量为5吨。”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部负责人刘天军介绍,今年大白菜和去年一样价格较低,现在正是集中上市时间,但批发行都反映销售情况不太好。 “大白菜的行情也比较低,算上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,要卖到0.35元才行,现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才0.20元左右。”五湖蔬菜批发商行负责人李洪一告诉记者。

  李洪一说,以前大白菜除了本地消化,部分运到广东等地,但今年气温一直偏高,可能一天就烂掉了,大部分都留在本地市场,明显超过了本地市场的消化能力。

  “今年天气好,降温比较晚,本地菜价普遍比较低,像前年因为雪下得比较早,外地菜进不来,菜价就比较贵。如果过几天降温幅度比较大,菜价就不会这么便宜了。”刘天军告诉记者,蔬菜的价格很大程度取决于天气,很多商户都在赌接下来半个月的气温怎么变化,如果天气转冷后外地菜来不及跟上时,还可以赚个差价,不至于赔本。

  昨日,省市物价部门和省市农业部门专家分析,造成大白菜、白萝卜、花菜等极少数蔬菜品种出现暂时性价低滞销的原因,一是受越冬高温异常天气影响,天气晴好,有利于大路蔬菜生长。蔬菜生长过快,市场供应充足,周期过短,市场购买量下降。二是近年各省市都在出台政策加快扶持蔬菜产业,使得我省越冬蔬菜在省外市场份额减少,省内市场供需形势改变。加之各地不断加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,使个别品种面积上升。三是蔬菜流通环节成本增加,菜价走低使利润下降,导致经销批发商收菜热情不高,一定程度减缓了蔬菜销售速度。四是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、市场信息滞后,蔬菜外销受到限制导致滞销。

  农业部门

  蔬菜出现“卖难”将迅速组织“帮销”

  据省农业部门介绍,嘉鱼县大白菜贱卖仅是个例,前段时间出现销售难的天门花菜、广水萝卜等,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努力已明显缓解。从全省范围来看,蔬菜滞销仍仅为个例。

  武汉市农业部门也表示,目前该市内暂未出现蔬菜滞销情况,而菜价低、卖菜难的情况有供、需及中间环节多方面原因。

  武汉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,近期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多举措预防蔬菜滞销。要求各区加强蔬菜市场监测,做好信息引导,全面掌握各地主要蔬菜品种播种面积、长势、产量、采摘时间等生产情况,及时发布供求信息,引导市场流向。

  目前,武汉市农业局已在武汉农业信息网市场版建立网上蔬菜对接平台,组织蔬菜生产大户、经销大户、批发市场等在供求平台上发布信息,寻找商机。一旦出现蔬菜“卖难”,市农业局将立即组织白沙洲大市场、皇经堂大市场、中百、小蓝鲸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、蔬菜配送公司和酒店餐饮企业,迅速“帮销”本地滞销蔬菜。

  应对举措

  农业部部署大白菜滞销应对工作

  11月25日,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,针对近期北方多地大白菜滞销情况,农业部要求各地积极帮销,减少菜农损失;各地要落实《关于建立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》,尽快建立并充实冬春蔬菜政府储备。

  北方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,也要结合本地实际,积极研究建立蔬菜储备或临时收储制度。各地农业部门要把龙头企业、超市等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与其享受优惠政策、承担财政项目等挂钩,引导企业在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帮助菜农解决实际困难。

  另据商务部监测数据,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已连续两周回升。随着冬季蔬菜产量的减少,后期蔬菜价格或将维持小幅上涨走势。

责任编辑:rain

本文标签:今冬菜价跳水 “卖难买贵”情形又现

相关评论